close

北部第二天上午的行程,是深入亞馬遜的小村莊。 讓我們親見當地人的生活,並得以接觸原住民文化。



原住民長教大家吹毒箭。吹管很長也很重喔! 是他們原始的打獵工具。


原住民手持長吹筒武器,草編的容器中,裝有毒箭與棉花。站在左側的是老村長,他很好玩,透過翻譯面帶傲色的一直跟我們講,他曾住過首都利馬的大飯店,因為他被邀請參與全球原住民的某盛會。祕魯因為還保留大量原住民文化與人種,相較他國也有較完善的法律保護,現在是研究原住民發展的重要地方。

印加血統的原住民,領大家跳傳統舞蹈。 但老實說,這場文化示範真是陽春,所謂民俗舞蹈,我只感受到手牽手漫步的走一圈罷了,旁邊的"樂隊",也只是拿著土著節奏樂器敲打一番,我倒是對他們的傳統服裝印象深刻,幾乎都是草製品。

這些穿紅衣褲的原住民,在自家搭的棚內賣紀念品。我跟有小小孩的這對夫婦買了兩個椰子殼雕刻品,與草編的紅眼青蛙兩隻。他們開價不算便宜,但我也沒怎麼殺價,算是回饋他們的舞蹈與資助其生活吧!






這裡的孩子眼睛都好大,怎麼拍都上像。


長者有皺紋與黝黑粗糙的皮膚,往往又帶有些特殊的憂鬱,其實也是我鏡頭想獵取的。但又很怕冒犯他們,只好繼續拍那些沒有拒絕能力的小孩子了。

在亞馬遜的村落,小康家庭的交通工具就是這種木製的手划船,出遊、採集、捕魚等全靠它。

在河邊洗完的衣服,一字晾開。祕魯人真的多用這種折半的曬衣法,在利馬等地也是如此,衣架並不常見。

此地全都是棕梠葉頂的高架木屋。

 ←村民用這種棕梠樹葉搭建屋頂。

↓屋頂破損剛修補後,就是這種綠與棕相間色的長相。

↓ 注意到沒?  這裡有電線桿及路燈。這算人數較多也較開化的村落,所以有發電機設備,每晚六點起可供應四小時電,一些更小的村,至今還處於與電絕緣的狀態。   右邊第一間屋子是學校。

美國來的宣教團體借用學校教室,正在進行短宣。

美國的大哥哥姊姊們,還會陪小朋友踢足球。他們幾乎都是自費前來的義工。


↓ 此地雖然貧窮,垃圾還是有分類,看到資源回收竹簍,覺得當地人還是懂環保的,雖然亞馬遜的林木已被濫砍過度,河川污染也嚴重。這個世界最大的雨林區,原是傲人的生物多樣性地區,但稀有物種已正快速無聲的消失中。

↓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可可樹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ttlestar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